管理體系: ISO9000 | ISO9001 | IATF16949 | ISO14000 | ISO14001 | ISO13485 | ISO22000 | SA8000 | OHSAS18000 | QC080000 | AS9100 | ISO27000 | TL9000 | ISO17025
浙江地區: 金華 | 臺州 湖北地區: 武漢 江西地區: 南昌 | 吉安 福建地區: 福州 | 廈門 | 泉州 廣東地區: 深圳 | 佛山
你也許會問ISO22000: 2005是否適合于你的企業對此,很多知名的食品企業已經做出了肯定的回答—是。
處于食品鏈中的企業需要證明其有能力來保障食品安全。ISO22000: 2005成了第一個得到全球公認的食品安全標準。
企業可以按照各自的程度,采用逐步改進的方式來實施該標準。這也是持續改進的目標所在。正如爬山的沿途需要不停地在營隊休息,最終才能成功等頂;一個企業的成功也是由很多個微小的成功所組成的。
前期準備步驟
在建立管理體系前,企業一般都需要做一系列工作來為體系的建立做鋪墊工作,包括:
◆ 客戶需求、期望和要求的初步分析;
◆ 規范要求的識別或者確認;
◆ 對于可測量目標政策的定義;
◆ 目標實施所需的資源和計劃。
一旦以上步驟完成后,管理層需要定義如何來改進FSMS。這是“管理體系階段”,包括:
◆ 單一結果的分析;
◆ 綜合結果的總體評價;
◆ 改進建議的形成。
基于FSMS,我們提出ISO22000:2005管理體系實施的八個成功因素(見表一)。
表一 基于FSMS ISO22000:2005管理體系實施的八個成功因素
動態地來看這張表,我們能發現這好比遠距離的跨欄,而企業的利益相關方就是最好的支持者。他們會密切關注體系的運行并鼓勵企業做的更好。
成功第一要素:如何滿足食品安全基本要求?
第一步決定了企業該如何來實施項目(見表二)。同時,也為企業提供機會來檢查食品安全小組是怎么來定義、溝通、實施和監視前提方案的(PRP)。
表二 規范性控制的關鍵路徑
食品衛生的總體原則是建立堅實的基礎,如有可能將和良好衛生操作規范(GHP)一起使用。這些原則將應用于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食品鏈。因此第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一種回顧和診斷。
第一個要素的目的
確保所有的基礎情況和活動都得到了必要的保持,包括食品生產過程、銷售、貯藏中的衛生環境。
基礎的數據包括:
◆食品法典實務守則;
◆可以應用的和法定的要求;
◆良好的衛生實施指南;
◆與顧客簽訂的合同要求;
◆貿易實施守則。
企業應做到:
◆ 前提方案的有效識別;
◆ 前提方案被有效實施;
◆ 保證前提方案永久實施。
管理層應能將以上政策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有效溝通。
成功第二要素:我們的產品有多安全?
ISO22000:2005要求組織能用動態的和系統的方法來實施FSMS。通過以下幾種措施:
◆ 有效實施和監控計劃活動,保持和驗證有效的控制措施;
◆ 更新信息;
◆ 采取合理的糾正措施來對不符合情況進行糾正。
以上指導方針均能在HACCP標準中找到。但是組織應在進行危害分析前處理好以下步驟:
◆ 召集一批包含各種學科技能的HACCP專家組;
◆ 制定產品描述書;
◆ 定義食品的潛在用途;
◆ 畫流程圖和現場確認。
然后實施以下步驟:
◆ 風險識別和評估(生物的、物理的和化學的);
◆ 結合關鍵控制點和/或可操作前提性方案來選擇和評估控制措施;
◆ 建立和實施HACCP計劃和/或可操作性前提方案。
第二個要素的目的
ISO22000: 2500第7條解釋了安全食品計劃和實現的階段(HACCP方法),第8條解釋了驗證和實施階段。體系的維持、改進是通過計劃、驗證和更新的循環來實現的(見表三)。
表三 關鍵控制措施的確認、監視和驗證
成功第三要素:保證食品安全的步驟有哪些?
高層應對食品安全的整體目的和方向給予定義,以促進可測量食品安全目標的建立。
建立安全政策要求管理層全力致力于:
◆發動全體員工,使其感受到關聯度,從而發自內心地來服從工作安排;
◆鼓勵目標的實現;
◆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;
◆向員工宣貫ISO22000:2005的重要性,提升大家對食品安全的意識。
管理承諾的證據能從員工的意識和領導層的主動性中反映出來,比如會議、培訓、投資計劃的出席率。
第三個要素的目的
食品安全政策原則上應與組織的總體原則相一致,為組織目標制定指明方向。ISO 22000: 2005要求組織分析其在食品鏈中的地位來評估上游和下游的控制程度,從而相應地調整政策。
管理層應該分析:
◆其主要顧客和常規要求;
◆其主要組織弱點(與食品安全相關);
◆主要環境變化。
成功第四要素:我們該如何計劃FSMS?
為達到目的和確保終產品的安全,體系計劃的過程將對以下問題做出反饋:
◆我們該做什么?該怎么做?以什么樣的次序?完成日期是什么?
◆誰負責?誰是權威機構?
◆我們該如何建立體系文件?
◆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?
◆我們該如何來測量工作進展?
第四個要素的目的
方法應和目標相結合。不同資源的分配尤其應該按計劃進行。有好的計劃才能使企業應對不時之需,從而確保食品安全。
成功第五要素:有效的FSMS實施需要哪些要素?
通過HACCP來控制食品安全就意味著使用技術資源和合理的可操作性措施。在這個階段,HACCP計劃應已建設完整,而且使其有效運作的方式方法也應該得以識別。
第五個要素的目的
這些主要元素包括有效可追溯體系的實施,通過測量、監視等手段來有效預防不符合的發生。
成功第六要素:事故發生時應怎么做?
不幸的是,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也有可能發生事故。企業必須要有一套系統來應對緊急事故,比如食品安全警報,食物中毒,加工故障,產品撤消、召回等等。
第六個要素的目的
避免內部或者外部的因素對組織的影響非常關鍵(見表四)。
表四 不符合控制程序舉例
成功第七要素:我們該如何保證FSMS的實施?
這個因素主要突出了FSMS有效性的驗證;建立驗證程序。要求驗證活動有計劃地執行并且得到有效實施。
第七個要素的目的
驗證的過程就是為了給企業樹立信心,證明所實施的FSMS得到了有效的評估并且是相關的。組織必須提供FSMS實施的有效證據來證明計劃活動得以實施、預期的結果得以達成。
成功第八要素:基于經驗我們該如何改進FSMS?
這是體系持續改進的循環,而改進必須要在數據分析后才能實施。企業在做管理評審決策時應考慮驗證活動的結果。評審應能幫助企業識別新的資源需求,提供改進措施并決定政策的合適度。
第八個要素的目的
為達到最佳的食品質量和安全目標,企業必須采取持續的改進過程,例如,所有涉及到有效性的利益相關方。該關鍵因素的主要目標是為了確保企業建立一個真正動態的系統。
正如本文開篇所述,成功的ISO22000需要不斷跨越更高的跨欄,不斷地改進。